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统计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栏目 >> 统计风采
洮州卫城时空意象——作者:关正琳
发布日期:2020-04-23 作者:关正琳 来源:甘南州统计服务业科

 

 

当我一次一次踏上这片历史厚重的洮州大地,一次一次接近古老的卫城,也一遍一遍地在心底呼应着我与古城和声。

我能看到那绵绵不绝笼着银冠的凤凰山,黄绿相间的原野,蓝的透明的天与那烟拥似的白云,合围在蜿蜒曲折的洮州卫城。

在这里,我能想象着,那一面面残破的旄旗在弥天黄尘中漫卷,铁马金戈挟着杀气滚雷掠过,飞沙走石、剑影刀光。矗立在山巅上的烽火台,一道道颓败的城墙,传递着当年那些战争与和平的信息。千年来的游牧文明,从这里开始走向中原,直下云贵蜀,与农耕文明冲突融合,两条生命河流激烈的冲撞与交汇,演绎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

独自伫立在红桦山梁之上,人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你会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你是天地间一个鲜活的个体。远离城市的喧扰和红尘世事的一切桎绊。穹庐似的天,瀚海般的地,天地人构成了你现实与精神世界中天然的全部。同时你也会强烈地感受到你的微小生命与这广袤之天地相比下的微不足道,绚丽多彩的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所有的意义在这里简单到只有生存。

时空仿佛在这里交错,你可以看得见,匈奴、戎、羌、吐谷浑、吐蕃等生民在这里展示风采。在广袤之野,畜牧迁徙,游牧为生。时而如群马奔涌般的云气,势不可挡;时而如黑云压城,雷霆万钧;时而像一朵朵游过草原的纤云,消散于无形。他们逐水草丰茂处游牧,快乐的繁衍,诗意的生活。自隋唐以来,吐蕃势力逐步强大,在这里创造了璀璨的藏族文化,这里走过许多马背上的民族和诸多的王朝,史书也无法记全他们的名称。

每次走到这里,我便感慨这辽远土地上人们所拥有的另一种生产方式,当天灾消瘦了草原,当一个个分出去的子部落狭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于是这群高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主人,把目光投向青藏高原。南征洮州,修筑鞑王金銮殿,实施宏图大略,驻跸南下征伐大理国,打败了南国,剑指南宋。铁骑踏遍华夏大地,远至地中海。建立蒙古帝国。

历史更迭,改朝换代,明代初期(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明将沐英、李达、李文忠率军西征,平定一方,屯兵戍守,可兵可民,烽烟散尽,化剑为犁,其部南京、安徽士卒随军迁徙至洮州,在新城修筑洮州卫城。从江淮水岸到青藏高原,民族血脉融合,文明撞击更新,繁衍生息,枝繁叶茂,江淮一带的灿烂民俗文化为高原增光添彩。

岁月漫漫,600多年的卫城依然矗立在高原上,见证着曾经的肃杀。守护着一代代子民。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等大将的率领下长征途经洮州古城,在新城建立了甘肃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播撒红色的种子,薪火相传,代代永驻。

过往风云消散于无尽的时空之中,我们可以假设种种条件来推断当时的场景,但现实的一切往往就是一种必然。历史在这里已经化成一种意象。思古感怀,我们已经用审美的目光注视过往的时光。走过这里,今昔的一切,都令我心驰神往。这里,看不够的无限风光,感慨不尽的人间沧桑,都飘散在洮州古城之中。

上一条:那些年——作者:关正琳
下一条:《致敬白衣战士:逆风的样子您最美》——作者:年草